自從智利葡萄酒品質改良後, 大量的外銷市場隨之打開; 葡萄酒釀造廠的數目, 從西元 1995 年 12 個, 增加到西元 2011 年超過 120 個。根據西元 2010 年的資料, 智利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輸出國, 第七大葡萄酒生產國。 在今日世界各國面臨經濟不景氣之時, 智利與紐西蘭, 義大利及西班牙是全世界唯一四國在過去十二個月中葡萄酒的銷售量有增加的國家(2011, 10)。
智利境內有五大葡萄栽種區; 五區中又細分十幾個分區。

(二) 科金博(Coquimbo)葡萄栽種區; 位於科金博行政區內(Coquimbo Region), 細分為三區: 埃爾基谷(Elqui Valley)葡萄園區, 利馬里谷(Limari Valley)葡萄園區和喬帕谷(Choapa Valley)葡萄園區。 如同阿塔卡馬區, 科金博區以生產皮斯科白蘭地酒聞名。
(三) 阿空加瓜(Aconcagua)葡萄栽種區; 位於瓦爾帕來索行政區內(Valparaíso Region), 細分為兩區: 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葡萄園區和卡薩布蘭卡谷(Casablanca Valley)葡萄園區。
1. 阿空加瓜谷葡萄園區是智利葡萄園區中氣候最溫暖的區域; 肥沃的河床沖積土靠著美洲第一高峰阿空加瓜山(Aconcagua)的雪水灌溉, 種植著許多品種的葡萄。 其中以生產赤霞株(Cabernet Sauvignon)紅葡萄酒和梅樂(Merlot)紅葡萄酒為主。由伊拉蘇酒廠(Viña Errázuríz)試驗生產的席拉(Syrah)紅葡萄酒則逐漸成功的打入市場, 成為阿空加瓜谷區的特產。

(四)中央山谷(Valle Central)葡萄栽種區是從聖地亞哥首都行政區(Santiago Metropolitan Region)起, 往南縱跨解放者奧伊金斯將軍行政區(O’Higgins Region), 延伸到馬烏來行政區(Maule Region)。 中央山谷葡萄栽種區又細分四區, 分別為邁波谷(Maipo Valley)葡萄園區, 瑞帕谷(Rapel Valley)葡萄園區, 庫里科谷(Curicó Valley)葡萄園區和馬烏來谷(Maule Valley)葡萄園區。 中央山谷是智利葡萄產量最豐富的區域; 因為靠近首都聖地亞哥, 方便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為了國際聞名的葡萄酒產區。

2. 瑞帕谷葡萄園區的氣候如同邁波谷; 區內也以生產各種品質優良的紅葡萄酒為主。

4. 馬烏來谷葡萄園區是智利最大的葡萄栽種區; 區內大面積栽種的派司紅葡萄(Pais)*, 已逐漸的被品種較新較好的紅綠葡萄所取代。 此區釀造的長相思白葡萄酒, 赤霞株紅葡萄酒和梅樂紅葡萄酒都有很高的評價。
*註: Pais 是紅葡萄的一種, 在智利有長久的栽種歷史。 於十六世紀時西班牙人將 派司紅葡萄引進智利。最初是由西班牙傳教士栽種, 用來作為望彌撒時所需用的獻祭酒。 隨著傳教士的歩履, 派司紅葡萄很快的傳遍了美洲, 派司紅葡萄和加州的密星紅葡萄(Mission Grape)同為西班牙黑葡萄的變種。長期以來派司紅葡萄是智利釀造紅葡萄酒的主要來源, 一直到了二十世紀末, 二十一世紀初期才被法國品種赤霞株所取代。

*註: 盒裝葡萄酒是將較低廉的葡萄酒裝進不是真空包裝的錫箔盒中銷售; 一般上面都會標明飲用期限。
*註: 壺裝葡萄酒是裝在玻璃壺內的廉價佐餐葡萄酒。
*註: Table Wine 是指沒有添加其他酒類用以增加風味和沒有加入二氧化碳做成氣泡酒的普通葡萄酒; 酒精濃度不超過14%。 由於此種酒適合進餐時並飲, 因此被稱為佐餐葡萄酒。

--- 西元 2020 年時要成為新世界(New World)*裡葡萄酒的第一生產國。 政府制定將來努力的方針是: 要以推廣發展不傷自然資源的有機栽種方式來幫助所有葡萄園增加收成。 智利一方面打算要提升葡萄酒在海外的地位和銷售量, 另一方面還想要在國際間建立起它的形象招牌 --- '智利是不斷創新及保護地球資源的國際中心'。
*註: New World Wine 新世界葡萄酒是指產自阿根廷, 澳洲, 加拿大,智利, 紐西蘭, 南非和美國的葡萄酒。所謂新世界地區(New World Regions)就是指這些國家。
*註: Old World Wine 舊世界葡萄酒主要是指產自歐洲的葡萄酒。 某些北部非洲和中東地區濱臨地中海的國家也有著悠久的葡萄酒釀造史; 他們所生產的葡萄酒也被納入舊世界葡萄酒的行列。舊世界地區(Old World Regions)泛指歐洲和北非中東這些區域。
*註: 所謂新舊世界葡萄酒之分別並不在於它們的品味不同, 即使是同在法國, 不同區域還是會有不同品味的葡萄酒。新舊之分乃是因為兩者對於葡萄栽種及釀酒方面抱持著不同的哲理與看法: 舊世界地區的葡萄酒業者注重傳統的栽種方式; 他們認為地域性才是能顯示出葡萄酒特質的因素 。而新世界地區的葡萄酒業者則是採用科學的栽種方式, 他們比較強調釀酒師的功力。 近幾年由於葡萄酒的全球化, 加上方便的國際間旅行使得釀酒師可以自由的各地遨遊; 因此促使了新舊世界葡萄酒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to be continued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