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 2011

智利 --- 美酒(一)

由於地跨多種氣候區, 智利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可以栽種多種葡萄用來供應製造葡萄酒。加上北部有乾燥的大沙漠, 南臨冰冷的南極洲; 東靠高聳的安第斯山脈; 西濱太平洋 --- 這些天然的屏障使得智利處於一種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 境內的葡萄因此避免了許多外界的蟲害。 當十九世紀法國的葡萄園幾乎全毀於葡萄根瘤蚜(Phylloxera)的蟲害時, 法國人帶著他們的葡萄及栽種技術來到了智利另覓栽種葡萄的天地。 從此以後智利的葡萄酒剝下了以前粗糙, 不登大雅之堂的外衣; 由原先只能在國內消費的市場到二十一世紀走上了世界舞台, 在許多的國際品酒大會上紛紛有亮麗的成績表現。




自從智利葡萄酒品質改良後, 大量的外銷市場隨之打開; 葡萄酒釀造廠的數目, 從西元 1995 年 12 個, 增加到西元 2011 年超過 120 個。根據西元 2010 年的資料, 智利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輸出國, 第七大葡萄酒生產國。 在今日世界各國面臨經濟不景氣之時, 智利與紐西蘭, 義大利及西班牙是全世界唯一四國在過去十二個月中葡萄酒的銷售量有增加的國家(2011, 10)。





智利境內有五大葡萄栽種區; 五區中又細分十幾個分區。
(一) 阿塔卡馬(Atacama)葡萄栽種區; 位於阿塔卡馬行政區內(Atacama Region), 細分為兩區:  科皮亞波谷(Copiapó Valley)葡萄園區和瓦斯科谷(Huasco Valley)葡萄園區。 皮斯科白蘭地酒(Pisco)是此區的主要產物。


(二) 科金博(Coquimbo)葡萄栽種區; 位於科金博行政區內(Coquimbo Region), 細分為三區:  埃爾基谷(Elqui Valley)萄園區, 利馬里谷(Limari Valley)葡萄園區和喬帕谷(Choapa Valley)葡萄園區。 如同阿塔卡馬區, 科金博區以生產皮斯科白蘭地酒聞名。


(三) 阿空加瓜(Aconcagua)葡萄栽種區; 位於瓦爾帕來索行政區內(Valparaíso Region), 細分為兩區:  阿空加瓜谷(Aconcagua Valley)葡萄園區和卡薩布蘭卡谷(Casablanca Valley)葡萄園區。 
1.  阿空加瓜谷葡萄園區是智利葡萄園區中氣候最溫暖的區域; 肥沃的河床沖積土靠著美洲第一高峰阿空加瓜山(Aconcagua)的雪水灌溉, 種植著許多品種的葡萄。  其中以生產赤霞株(Cabernet Sauvignon)紅葡萄酒和梅樂(Merlot)紅葡萄酒為主。由伊拉蘇酒廠(Viña Errázuríz)試驗生產的席拉(Syrah)紅葡萄酒則逐漸成功的打入市場, 成為阿空加瓜谷區的特產。
2. 卡薩布蘭卡谷葡萄園區夾在安第斯山(the Andes)和海岸山脈之間, 屬於氣候較為涼爽的葡萄栽種區。 安第斯山融雪滋潤的沃土, 加上太平洋上洪堡寒流(Humboldt current)帶來的濕氣和冷鋒面, 使得卡薩布蘭卡谷成為理想的綠葡萄栽種地。區內主要生產霞得內(Chardonnay)白葡萄酒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白葡萄酒。 今年(2011)智利打敗歷年來的勁敵(紐西蘭, 法國和南非)奪得了國際葡萄酒及烈酒競賽(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Competition)中'長相思白葡萄酒'的獎盃(Sauvignon Blanc Trophy)。  科諾蘇酒廠(Viña Cono Sur)更以 ' 2010 年 20 桶限量版長相思白葡萄酒' (20 Barrels Limited Edition Sauvignon Blanc 2010)拿下了最佳'長相思白葡萄酒'獎(Best Sauvignon Blanc); 這瓶由卡薩布蘭卡谷區葡萄所釀造而成的得獎酒, 在競賽宴會上搶盡了風采。


(四)中央山谷(Valle Central)葡萄栽種區是從聖地亞哥首都行政區(Santiago Metropolitan Region)起, 往南縱跨解放者奧伊金斯將軍行政區(O’Higgins Region), 延伸到馬烏來行政區(Maule Region)。 中央山谷葡萄栽種區又細分四區, 分別為邁波谷(Maipo Valley)葡萄園區, 瑞帕谷(Rapel Valley)葡萄園區, 庫里科谷(Curicó Valley)葡萄園區和馬烏來谷(Maule Valley)葡萄園區。 中央山谷是智利葡萄產量最豐富的區域;  因為靠近首都聖地亞哥, 方便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為了國際聞名的葡萄酒產區。 
1. 邁波谷葡萄園區的氣候非常適合栽種紅葡萄,  區內以赤霞株紅葡萄酒聞名遐邇, 其他種類的紅葡萄酒如梅樂, 卡曼尼(Carmenére), 席拉等, 也豪不遜色。邁波谷是最靠近首都的葡萄園區, 也是許多有著悠久歷史全國性大釀酒廠總部所在地, 其中佼佼者有干露(Concha y Toro)酒庄, 桑塔麗塔(Santa Rita)酒庄, 艾瑪薇瑪(Almaviva)酒庄等等。智利最暢銷的出口葡萄酒也因此大部分出自此谷。
2. 瑞帕谷葡萄園區的氣候如同邁波谷; 區內也以生產各種品質優良的紅葡萄酒為主。
3. 庫里科谷葡萄園區雖然還是地中海型氣候, 但受到太平洋上高氣壓的影響, 每年的降雨量比瑞帕谷多了 720 毫米(mm)。 庫里科谷以區內所曾栽種過的葡萄種類之繁多而見稱, 從十九世紀中葉到現在, 已經栽種超過三十種以上的葡萄種類。 目前區內所栽種的葡萄主要的有赤霞株(紅葡萄), 長相思(綠葡萄), 梅樂(紅葡萄),和霞得內(綠葡萄)。 雖然綠葡萄在本區的栽種面積只有紅葡萄的一半, 但庫里科谷卻是全國最大的綠葡萄栽種區。庫里科谷的霞得內白葡萄酒遠近馳名。  智利第三大釀酒廠--- 聖派德羅酒庄(Viña San Pedro)就坐落於此。
4. 馬烏來谷葡萄園區是智利最大的葡萄栽種區;  區內大面積栽種的派司紅葡萄(Pais)*, 已逐漸的被品種較新較好的紅綠葡萄所取代。  此區釀造的長相思白葡萄酒, 赤霞株紅葡萄酒和梅樂紅葡萄酒都有很高的評價。
*註: Pais 是紅葡萄的一種, 在智利有長久的栽種歷史。 於十六世紀時西班牙人將 派司紅葡萄引進智利。最初是由西班牙傳教士栽種, 用來作為望彌撒時所需用的獻祭酒。 隨著傳教士的歩履, 派司紅葡萄很快的傳遍了美洲, 派司紅葡萄和加州的密星紅葡萄(Mission Grape)同為西班牙黑葡萄的變種。長期以來派司紅葡萄是智利釀造紅葡萄酒的主要來源, 一直到了二十世紀末, 二十一世紀初期才被法國品種赤霞株所取代。


(五)南部智利(Southern Chile)葡萄栽種區, 位於比奧比奧行政區內(Bio-Bio Region); 細分為兩區:  伊塔塔谷(Itata Valley)葡萄園區和比奧比奧(Bio-Bio Valley)葡萄園區。南部智利以栽種派司和麝香葡萄(Moscatel)為主。 由於此區位於南部, 區內氣候明顯的比較濕冷多雨及多霜; 近幾年智利政府鼓勵葡萄酒的生產, 許多酒廠將生長在比較溫暖地帶的葡萄如赤霞株紅葡萄與霞得內綠葡萄等拿到此區試種, 考驗葡萄對耐寒性的極限。 古老的葡萄品種夾雜著新品種成了此區葡萄園的特色。大量化生產廉價盒裝*和壺裝*佐餐葡萄酒(Table Wine)*是南部智利的主要葡萄酒工業。
*註: 盒裝葡萄酒是將較低廉的葡萄酒裝進不是真空包裝的錫箔盒中銷售; 一般上面都會標明飲用期限。
*註: 壺裝葡萄酒是裝在玻璃壺內的廉價佐餐葡萄酒。
*註: Table Wine 是指沒有添加其他酒類用以增加風味和沒有加入二氧化碳做成氣泡酒的普通葡萄酒; 酒精濃度不超過14%。 由於此種酒適合進餐時並飲, 因此被稱為佐餐葡萄酒。






智利政府不遺餘力的推廣葡萄酒; 在西元 2010 年訂下了新目標
--- 西元 2020 年時要成為新世界(New World)*裡葡萄酒的第一生產國。 政府制定將來努力的方針是: 要推廣發展不傷自然資源的有機栽種方式來幫助所有葡萄園增加收成。 智利一方面打算要提升葡萄酒在海外的地位和銷售量, 另一方面還想要在國際間建立起它的形象招牌 ---  '智利是不斷創新及保護地球資源的國際中心'。


*註: New World Wine 新世界葡萄酒是指產自阿根廷, 澳洲, 加拿大,智利, 紐西蘭, 南非和美國的葡萄酒。所謂新世界地區(New World Regions)就是指這些國家。  
*註: Old World Wine 舊世界葡萄酒主要是指產自歐洲的葡萄酒。 某些北部非洲和中東地區濱臨地中海的國家也有著悠久的葡萄酒釀造史; 他們所生產的葡萄酒也被納入舊世界葡萄酒的行列。舊世界地區(Old World Regions)泛指歐洲和北非中東這些區域。
*註: 所謂新舊世界葡萄酒之分別並不在於它們的品味不同, 即使是同在法國, 不同區域還是會有不同品味的葡萄酒。新舊之分乃是因為兩者對於葡萄栽種及釀酒方面抱持著不同的哲理與看法:  舊世界地區的葡萄酒業者注重傳統的栽種方式; 他們認為地域性才是能顯示出葡萄酒特質的因素 。而新世界地區的葡萄酒業者則是採用科學的栽種方式, 他們比較強調釀酒師的功力。 近幾年由於葡萄酒的全球化, 加上方便的國際間旅行使得釀酒師可以自由的各地遨遊; 因此促使了新舊世界葡萄酒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


































                               ...........to be continued